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协会造船专业委员会
 

师鲁嘉的长号专场演讲结合掌声阵阵

发表时间:2019-09-23 14:37作者:朱德民来源:微信CDM 190922


家庭音乐 艺术沙龙


190923-1.jpg


上海老科协造船委与上海图书馆于9月22号下午二点钟在上图西区三楼音乐欣赏室共同举办的《百姓家庭.音乐沙龙-长号专场》如期开讲。出席讲座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老科协领导、空军政治学院原政委李敏,造船委主任李金标,文创中心主任朱德民,造船委顾问、诗人徐弘毅,张大千再传弟子、上海春申画院秘书长鲍海燕,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艺术团业务团长、艺术总监关玉霞,上海奋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汉鑫,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部原经理陈伟康,俄罗斯留学生、华师大博士研究生安东,俄罗斯留学生、上海分会会长、华东师大硕士研究生谐妮,上海分会会长助理、华东师大硕士研究生伊万,上海文艺出版社终身会员、作家李国富,上海安保杂志编辑、资深媒体人陶建幸,徐家汇街道汇站居委党总支书记黄丽娟以及老科协会员和上海市民音乐爱好者80余人。主讲师鲁嘉,主持朱德民,李敏给师鲁嘉颁发了授课荣誉证书。


190923-2.jpg


师鲁嘉教授进入角色后,马上就把听众带到了远古时代,从而引出了讲座的内容—铜管乐器。   


远古时代人们用兽角或海螺制成号角,这被认为是现代铜管的雏形。后来又以铜、银制成军号和猎角广泛用于各种军事及狩猎活动中,这些都是自然铜管乐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活塞装置不断改良,铜管乐器可以演奏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渐渐地走上了演出舞台。管弦乐队中铜管分为四大类:小号(高音),圆号(中音),长号(低音),大号(倍低音)。这些不同种类的铜管乐器为何能发出如此多变的声音,他们的构造有什么异同,乐手又是如何演奏的呢?师鲁嘉教授为听众作了精彩的讲解。


师鲁嘉,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低音铜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管乐协会长号大号联合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长号大号导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长号教师、上海交响乐团长号首席、铜管声部长。为了更好的传播铜管乐器知识,讲座现场还特意安排了华东师大音乐学院精彩的铜管室内乐独奏及重奏演出,从而不断把讲座推向高潮。


190923-3.jpg


师鲁嘉教授的这次讲座适逢建国70周年庆前夕,是个大喜的日子,老科协会员和上海市民音乐爱好者报名十分踊跃。徐家汇街道汇站居委党总支特意推选了20多名党员代表参加听讲。他们感慨的表示,因为讲课与演出结合,台上和台下互动,所以效果非常好。师教授还特意请乐队为同为华师大的俄罗斯留学生演奏了俄罗斯精典乐曲《喀秋莎》。长号专场讲座,在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190923-4.jpg


报道:朱德民  摄影:潘长康 金志良 黎伟敏

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