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协会造船专业委员会
 

张春新铁路生涯追忆<呵,陵口站!>

发表时间:2019-07-12 15:02作者:张春新来源:微信LJB 190712

190712-5.jpg


呵,陵口站!


陵口站位于沪宁线丹阳站靠东面的一个四等站,六十年代,我在丹阳站干值班员的时候,因有好友在陵口站干扳道员,有时光临这个小站,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陵口站的來历与陵口有关,相传此处曾为古代帝王陵墓出口,岁月悠悠,无从查攷,众望所归吧。陵口镇为典型的江南街镇,颇为热闹,车站周围是一派丰饒的农田風光。


沪宁线当时列车对数已不算少,但闭塞方式,我们称之为“特列格拉”式,即两站值班员办理闭塞时,需同时手摇发电机送电,才能取出路牌或路签(我们俗称“大餅油条),助理值班员确认后装入路签(牌)套里,架在路签台上,列车通过前,机车上路签授受架套上,经副司机确正确,与司机呼喊应答后,列车方能从车站通过。这种闭塞方式,当时我们习以为常,今天看来,原始可笑,太落后了。


不久,传來了铁道科学院硏制的“半自动闭塞”,当时,我虽是到丹阳站的第一位大学生,对这种闭基方式也颇感新奇,铁路局决定在陵口站试验,试验那一天,正好赶上我休班,我風風火火地赶到陵口站观摩。试验的是一趟货物列车,远远望去,列车轰鸣而來,运转室内听不到“特列格拉”声响,只见值班员得到邻站同意闭塞后,按下控制台上手柄,于是列车线路前方出发信号亮起了绿灯,绿荧荧的,闪闪发光。这就是占用区间許可,也是容许列车通过的信号、又简捷,又方便。列车通过时,我和大家不约而同的兴奋鼓起掌来。值班员报通过点时,调度员追问试验如何?值班员回答:“好极了。”


半自动闭塞的原理是线路上微弱的轨道电流,通过车轮压上传遞,运转室后面设置继电器室的动作,保证了出发信号的正确显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亲眼目睹,我和大家心服口服了。


半自动闭塞很快在沪宁线广泛推广使用,为以后“小站继电”、“调度集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时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陵口站深深地映入我的脑海里了。


1989年7月,我从基层逐步提升,进入了铁路局分管运輸副局长的位置,现场施工,半自动闭塞停用,使用路票,又需通过路签袋人工传遞,列车减速通过,影响了运输效率。运输处提出建议,安监委不同意。一天下午下班前,在我办公室里展开了激烈地辯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面红耳赤。我耐心地听着,不露声色。凴我多年基层值班员的经验,我以为运输建议可取,但要附加安监委提出保证安全的条件。为了试验建议的可行性,我遵照“实践是杄验真理唯一标准”,想到了去陵口站做实验。我带着运输处、安监委等人去陵口站试验时,心中有㡳,成竹在胸。我在半自动停用,列车正线通过时,釆纳安监委建议,两端道岔钩锁器锁定,我又充分运用无线调度电話,前方站向司机予告,让司机有所准备,这样才采纳运输处建议,用绿旗手信号代表容许占用区间信号,司机确实后,可不降速从车站通过。当天,由于调度支持,机务重视,车站配合,试验园満成功。事后,我们整理了做法,集中了大家智慧,形成了路局特定条件下运行办法。下发了,迅速推广,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呵,陵口站!当年半自动闭塞试验开通,我来过这里;想不到半自动停用特定运行办法试验,又來到了这里。陵口站真是一块福地。风风雨雨几十年,你在我铁路生涯里留下了愉快的回忆;在我的心目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张春新 19-07-11